服務熱線
0371-53625226
歡迎訪問鄭州邦輝科技有限公司網站
13838135583更新時間:2020-10-14 瀏覽次數:2110
摘要:本文通過對可燃氣體探測器發展歷史以及國內外現有可燃氣體探測器種類的比較分析,結合對部分石油倉儲企業的應用現狀調研及某石油儲備基地紅外式可燃性氣體探測器現場實驗和理解,提出改進措施和對策,對指導石油倉儲企業選用可燃氣體探測器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主題詞:可燃氣體 探測器 催化燃燒 紅外式
石油化工行業作為關系到國家民生的支柱行業,始終是各個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我國,尤其是近幾年,石油倉儲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地紛紛上馬,并有了迅猛發展。與此同時,也存在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即在石油化工生產場所和儲油庫區,每年都因泄漏的可燃氣體遇有明火或遭雷擊,而引發的爆炸事故的發生,而這些爆炸事故又往往會轉變為火災。由于石油化工產品大都具有易燃易爆性質,火災預防和撲救工作都十分困難。
在石油化倉儲企業中日常生產原料、產品及產品的副產物都含有或可以分離出可燃氣體。因此,可燃氣體的泄漏是不可避免的。泄漏的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氣體,當可燃性混合氣體濃度達到爆炸下限前探測出可燃氣體的存在,并提早做出一定的安全處理,這樣就能大可能的 消除一些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火災事故隱患,從而大大降低事故的發生。因此,可燃氣體探測器的產品質量好壞與人民的生命和國家的財產息息相關。
近年來國內幾個大型石油儲備基地遭雷擊起火,經國家防火監督檢驗部門鑒定,結果驚人的一致,均由于儲罐一次密封與二次密封空間內存在著濃度超標的可燃氣體,該氣體濃度值剛剛達到爆炸點,此時遭雷擊,首先是可燃氣體爆炸燃燒,從而發展成火災。在石油儲罐閥組區、輸油管道與儲罐連接區等均存在這不同濃度的可燃氣體,可燃氣體探測器在安全生產中將發揮不可比擬的作用。下面就目前石油倉儲企業中可燃氣體探測報警方面遇到的問題,結合現場實驗和理解,對石油倉儲企業可燃氣體探測器進行探討。
一、常用可燃氣體探測器的類型及原理
1.1催化燃燒式可燃氣體探測器原理
可燃氣體探測器是利用測試環境中的可燃氣體對探測器氣敏原件造成影響的原理制造的探測器,它主要是應用于易燃易爆場合的可燃性氣體檢測,把現場可能泄漏的可燃氣體的濃度控制在爆炸下限(LEL)的50%以下,在超過25% LEL時發出高報信號,超過50% LEL時,發出高高報警信號,以便采取應急措施。催化燃燒式傳感器原理是目前廣泛使用的檢測可燃氣體的原理之一,具有輸出信號線形好、指數可靠、價格便宜、無與其他非可燃氣體的交叉干擾等特點。催化燃燒式傳感器采用惠斯通電橋原理,感應電阻與環境中的可燃氣體發生無焰燃燒,使溫度使感應電阻的阻值發生變化,打破電橋平衡,使之輸出穩定的電流信號,再經過后期電路的放大、穩定和處理終顯示可靠的數值。
1.2紅外式可燃氣體探測器原理
紅外光學型可燃氣體探測器是利用紅外光學傳感器通過紅外線的吸收原理來檢測現場環境的碳氫類可燃氣體。不同的碳氫類可燃氣體都有自己特定波長的紅外線吸收曲線;正常探測時,紅外線照射紅外線吸收板,電壓=a,當可燃氣體進入探測器內時,因紅外線吸收,照射板接收的光強改變,電壓=b,此時b>a,探測器發出報警信號。
紅外線照射板接收到的光強隨可燃氣體的濃度不同而不同;可燃氣體的濃度發生變化,探測器內部電路采集到的紅外線吸收板的電壓(或電流)發生變化,這種變化與可燃氣體的濃度成比例,對應氣體濃度,通過電調制處理,進行探測報警。
1.3其他幾種可燃氣體探測器原理
1.3.1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式傳感器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式傳感器利用被測氣體的吸附作用,改變半導體的電導率,通過電流變化的比較,激發報警電路。由于半導體式傳感器測量時受環境影響較大,輸出線形不穩定。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式傳感器,因其反應十分靈敏,故目前廣泛使用的領域為測量氣體的微漏現象。
1.3.2 定電位電解式氣體傳感器
定電位電解式傳感器是目前測毒類現場廣泛使用的一種技術,在此方面國外*,因此此類傳感器大都依賴進口。定電位電解式氣體傳感器的結構:在一個塑料制成的筒狀池體內,安裝工作電極、對電極和參比電極,在電極之間充滿電解液,由多孔四氟乙烯做成的隔膜,在頂部封裝。前置放大器與傳感器電極的連接,在電極之間施加了一定的電位,使傳感器處于工作狀態。氣體與的電解質內的工作電極發生氧化或還原反應,在對電極發生還原或氧化反應,電極的平衡電位發生變化,變化值與氣體濃度成正比。
1.3.3 PID光離子化氣體傳感器
PID由紫外燈光源和離子室等主要部分構成,在離子室有正負電極,形成電場,待測氣體在紫外燈的照射下,離子化,生成正負離子,在電極間形成電流,經放大輸出信號。
二、倉儲企業可燃性氣體探測器應用現狀
2.1可燃性氣體探測器應用類型調研
可燃氣體探測器在我國已經實現了商品化,在電子、石油、石化、化工、冶金、電力、鍋爐房、賓館飯店以及其它各種工業及民用環境中均有廣泛的應用。
根據國家規定,國內的石油倉儲企業大都安裝使用可燃氣體探測器(報警器),但95%以上使用的為催化燃燒型可燃氣體探測器(報警器),如中石化冊子島油庫、某些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白沙灣油庫等,只有少部分石油倉儲企業安裝了紅外型可燃氣體探測器,如中石化臨邑輸油站、中石油新疆至蘭州輸油管線等;使用效果明顯好于催化燃燒型產品,投產運行幾年來未出現誤報、漏報現象,且維護成本低廉。由于倉儲企業絕大多數采用催化燃燒及紅外式的可燃性氣體探測器,以下都將以這兩種類型進行深入探討。
2.2可燃氣體探測器應用優缺點
紅外線可燃氣體探測器屬于無干擾智能產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操作靈活方便,這種探測器的一個主要的特點是它的自動校準功能,可以通過帶背光的液晶顯示屏上的提示一步步地引導操作者進行校準另外靈活多變的輸出方式,無需進行零點及量程標定,且使用壽命長,至少5年以上,另外還具有不中毒等特點。
催化燃燒式探測器,零點漂移比較嚴重,一般三個月應進行一次零點和量程標定,一旦進行過多次的標定后,可能導致器探測壽命的降低或喪失可燃氣的探測能力,且使用壽命多三年,一般兩年多后傳感原件失效,經過某石油儲備基地實際應用發現,催化燃燒式傳感器使用兩年后,大部分已無法準確測定可燃性氣體濃度,維護成本巨大。催化燃燒式探測器的中毒方面也存在明顯缺點,石油倉儲企業中石油氣,化工品氣體均為混合氣體,并不是單一的氣體,如果遇到硫化氫氣體,催化燃燒式探測器中毒失效,將不能正常報警,為安全埋下隱患,且無法恢復,只能更換。
2.3可燃性氣體探測器的標定、測試
根據國家規范《可燃氣體探測器 一部分:測量范圍為0~100%LEL的點型可燃氣體探測器》(GB 15322.1-2003),每年要對可燃氣體探測器進行標準氣樣的檢定,根據檢定結果,由使用單位對漂移,探測能力降低或者失效的探測器進行修繕,終滿足國家規定[1],以使其處于正常的檢測狀態。
標定必須委托具備檢定資質的單位進行標定,氣樣也必須使用標準氣樣(如60%LEL),觀測探測器或報警器的顯示報警狀態。標定過程中,催化型可燃氣體探測器的催化物會與標準進行化學反映,從而降低其使用壽命,每標定一次其探測壽命都會不同程度的降低。紅外型可燃氣體探測器由于采用的是紅外吸收的原理,因此不會降低的其靈敏度和探測壽命。
2.4可燃氣體探測器的應用現狀分析
目前國內的探測器在技術上于上還有一定的差距,這是國內的現實狀況所導致的,三十多年來,國內探測器市場一直處于低迷狀態,一些探測器廠家在探索和摸索中來一步步的優化和提升自己的產品,在這短短的三十多年時間里,中國的可燃氣體探測器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技術匱乏到技術日趨成熟的階段。目前國內從事可燃性氣體探測器的廠家不少,*較大的幾家有深圳特安、無錫格林通等,但大部分廠家生產的是催化燃燒式的可燃性氣體探測器,其他類型的如紅外式的可燃性氣體探測器多為進口或主要部件依賴進口。
三、可燃氣體探測器應用實例
3.1 催化燃燒式氣體探測器應用實例
催化燃燒式可燃氣體探測器因其價格便宜,技術成熟,應用較為普遍,如中石化冊子島儲油庫、中化興中油庫、一期投產的幾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等單位都在使用催化燃燒式可燃氣體探測器。
某石油儲備基地規模為500萬立方,共有120個催化可燃氣體探測器,分三期投產,這些探測器自從2006年至2008年投產以來,大部分探測器已經更換,在這過程中也存在不少誤報、漏報的情況。當將標準檢測定氣樣或高濃度輕質原油分別對更換下來的投產超過2年的探測器進行檢測時,大部分催化式探測器10分鐘后顯示仍正常,根本不報警,這些催化型探測器早失去探測功能,起不到石油氣的探測報警功能。
中石化南方某中轉油庫,06年一期60萬方的儲量,儲存為中東進口輕質原油和部分勝利油田的原油。其儲罐油罐區,輸油泵區、閥組區,共安裝了近40多臺點式催化型可燃氣體探測器,在投產初期,探測器工作正常,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年左右的光景,輸油泵區的探測器就有誤報的情況發生,隨著時間的推移,閥組區和罐區內的探測器出現少量誤報,DCS液晶屏顯示上的可燃氣濃度顯示為0%LEL和1%LEL;在第二年的測試中,該油庫技術人員用原油對準探測室,有近30臺的探測器無任何反應,沒有報警信號輸出;經上級批準,進行更換,可更換的仍舊是催化型的探測器,截止2014年,已更換了四批探測器,近一次更換了其中的20幾臺。
3.2 紅外式可燃性氣體探測器應用實例
紅外式可燃性氣體探測器因出現較晚,探測技術較催化*,價格較高于催化燃燒式,因此應用較少,只有在少量大型企業中的應用;如金陵石化、中石油長輸管線、金菲石化等。其中金菲石化,在儲罐區及裝置區安裝了英國科爾康14臺可燃性氣體探測器,應用幾年來使用情況較好,維護程度低,很少有誤報、漏報的現象,早的一臺于2004年安裝,至2013已有9年的歷史;該企業原先也采用催化燃燒式可燃性氣體探測器,但由于其較高強度的維護量及誤報情況的發生,進而進行了技術改造,采用紅外式來代替催化燃燒式探測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某石油儲備基地就可燃氣體的使用,專門進行了紅外可燃氣體探測器和催化可燃氣體探測器的使用對比試驗:在某儲油罐區,安裝了2臺國產紅外可燃氣體探測器(以丙烷為標定氣體)和1臺進口紅外可燃氣體探測器(以甲烷為標定氣體),同安裝的催化型可燃氣體探測器進行對比,實驗期間對紅外型探測器進行大量的可燃氣體的探測報警試驗。
以丙烷為標定氣體的紅外探測器為實驗對象:在氣溫8度時,模擬實驗將裝有中東輕質原油的容器口對準紅外式可燃性氣體探測器,探測器顯示氣體濃度逐步上升,但至17%LEL時穩定,通過搖晃容器探測器濃度繼續上升至23%LEL時,濃度無法上升至報警值25%LEL,而在氣溫18度時,同樣的實驗可使探測器濃度至報警值以上(33%LEL)。同時在不同溫度時,標準氣樣(50%LEL丁烷)的測試中,紅外式探測器均能探測到接近69%LEL可燃性氣體濃度;而在不同溫度下,使用50%LEL的甲烷氣體測試,該探測器顯示高值只能到13%LEL。在用丁烷、甲烷測試同一位置的催化燃燒式可燃性氣體探測器時,其濃度數據略有上升,在2%LEL-3%LEL之間并且無法繼續上升,該探測器安裝已超過3年。
以甲烷為標定氣體的紅外式探測器為實驗對象:在氣溫13度時,使用原油揮發氣,可檢測到的高值超過100%LEL,而使用50%LEL甲烷標準氣時,檢測到的高值數據為48%LEL,而使用50%LEL丁烷測試時,檢測到的數據為100%LEL。該測試說明使用同類的紅外探測器,對不同的氣體所反應出的濃度值有較大變化,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其濃度值的變化與不同氣體分子式中炭的數量有一定的正比關系。實驗表明,在油品相對穩定的石油庫區選用相近氣體標定的紅外式可燃性氣體探測器能有較好的實際效果,同時實驗過程中也發現,在低溫或風速較大的戶外,小范圍的油品滲漏所揮發的氣體很難達到25%LEL以上。
四、工程建設中可燃性氣體探測器選型建議
目前在石油倉儲企業中,安裝的多催化型可燃氣體探測器,而且大都安裝位置距地表0.3米,距離儲油罐的污油口一般有1米左右。儲油罐區大都地表空曠,空氣流動較大,在出現小范圍的滲漏情況時,設置為25%LEL報警值的可燃性氣體探測器很難起到監測作用。同時催化燃燒式可燃性氣體探測器,其誤報、漏報的可能性大,維護程度高,所調研的石油倉儲企業多少存在一定隱患。
在以后的工程建設中建議:
1、目前紅外型探測器技術已經成熟,且價格與催化燃燒式已具備可比性,但長期綜合費用相比存在一定的優勢。建議石油倉儲企業,存儲的油品相對穩定的,可采用安全、可靠的紅外型可燃氣體探測器。
2、安裝位置,在不影響的管道檢修和正常生產的前提下,盡量靠近污油口或閥組區、泵區的法蘭連接處,可較早的發現事故點。同時建議將探測器的模擬量數據傳輸至上位機,以便監測報警值以下的數據并加以分析。
3、由于目前紅外式可燃性氣體探測器在質量上參差不齊,在設備選型時,可針對自身油品的特點進行一段時間的實驗,以確定選用的設備。
4、單個紅外式可燃性氣體探測器只能準確測試特定的可燃性氣體或特定的混合可燃性氣體,在油品變化較大的石油倉儲企業不宜選用紅外式可燃性氣體探測器。
5、對于油品相對穩定庫區,建議對油品揮發氣進行采集,所選用的紅外式可燃性氣體有針對性的進行標定,使其達到需要的靈敏度準確度。
6、對于庫區比較空曠、風速比較大或溫度比較低的場合,由于小范圍的油品滲漏所產生的揮發氣體,難以達到25%LEL的報警值,建議探測器除了有報警輸出外,有模擬量的輸出至上位機以達到消除隱患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國家標準GB15322-2003《可燃氣體探測器》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四環228號
版權所有 © 2025 鄭州邦輝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豫ICP備20016601號-3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sitemap.xml